Search

表達要有效,訊息就要直接。

許多人並不善於理解言外之意,所以陳述時必須直截了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表達要有效,訊息就要直接。

許多人並不善於理解言外之意,所以陳述時必須直截了當,不可假定對方懂得自己的暗示。

你覺得丈夫花太多時間在工作,所以說出諷刺的話:「海倫運氣真好,老公都不需要出差。」其實你可以真誠地說:「我很想你,但你最近太忙了,我好希望整個週末都是我們兩人的甜蜜時光。」

與其抱怨說:「有時我感覺大家好像各過各的,不太關心別人。」你可以發出請求:「我真的希望能夠跟你聊聊最近生活裡的一些事情。」

溝通某個問題或化解衝突時,最佳作法是每次只聚焦一個議題。討論議題時,三十分鐘最為理想,超過一小時的對話就很難有建設性。會討論那麼久,就是因為講不清楚,再講下去只會更加複雜,衍生出新的問題。

為了確保不離題,也不超時,最好事先把問題整理出來。花一點時間去釐清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及需求,否則我們會把對方當成出氣筒,要對方承擔我們的感受。

沒有整理好自己的想法與感覺,想到什麼就脫口而出,會不小心流露自己的恐懼或敏感的情緒。這時說出的話,不僅自己會後悔,對方也會疲於應付。

以下這些指導原則,有助於完成有效表達。

✽多談「我」而非「你」,這類語句比較能表達自己的想法,而不是責怪對方。我們可以說「我好生氣」,而不是「你讓我感到生氣」,我們的感受不是他人造成的。
✽盡可能避免使用「應該」,聽起來就像在批判、斥責與控制。與其說「你應該深思熟慮」,不如說「你是否想過另一種辦法」、「你覺得嘗試B方案是否有幫助」或是「如果我是你,我會用這種作法。」
✽用「而且」取代「但是」。說「但是」,好像在抹滅或否定前一句話。
✽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。在談論重要的事物時,我們經常無法聚焦於問題解法,而是花時間檢討誰做錯了、對方不應該這麼做。我們把時間用在肯定彼此,以及討論下一個步驟。聚焦的優點在於,我們不會一直在挑毛病,找出那些讓彼此痛苦的事物。
✽提供建議時,不期待對方照著做,不然就像是在控制對方。分享意見是快樂的事,不需附帶條件。
……

最後,記得找出何時終止對話。如果你再也無法同理對方的立場,對他的想法不再有同情心與好奇心,那最好停止對話。如果你覺得不受尊重,但對方不肯改變態度,那也最好停止對話。不過,你要說清楚這是暫時的,你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可以繼續討論。否則,對方會感到被遺棄,失去安全感與信任感。

在關係中練習有效溝通,就是在認可對方的立場、鼓勵對方,以加強彼此的安全感與連結感。學習用更客觀的方式去思考,用更慈愛的精神去感受所有經驗。

因此,有效溝通有助於改善關係以及生活,讓各領域的工作更上一層樓。

.

以上文字摘錄自《#關係免疫力》
作者:梅樂妮.喬伊
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
各位朋友,早安:

昨天的贈書直播談到控制性關係,還有在這種關係常使用的一種策略—單方面判定事實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1458040454538337

控制性的關係,在我們的文化中相當常見。有些會叫我們「乖乖聽他的話就好」,有些會打擊我們的判斷,讓我們對自己失去自信。我們傳統道德中有些教條,是希望女性不要太看重自己的需求,要以家庭或「大局」為重。

這也是我們常常強調要發展獨立性的原因之一,我們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,而不是過去的說法都毫不保留地接受。我很喜歡書裡面的一段話:

「一味相信對方的說法,就是貶低自己的需求。」

閉起眼睛來相信對方,固然省些麻煩力氣,但那可以說是某種懶惰。聽到一種說法,我們可以多思考各種可能性,可以試著落實在生活中,親身去印證;對別人好用的,也不一定就適合我們。

多試著辨識我們的需求,試著自己去滿足,這是強大我們內在的重要方法。自己的需求,最主要也是要靠自己來照顧。

祝願您,儘管離開控制關係,會帶著恐懼,也試著一步一步強大自己!

.
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關係免疫力》
哈佛心理學家教你建立有韌性的人際關係,有效修復情感裂縫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83575

時報出版

.
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